无障碍阅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黄石召开​新闻发布会!市医保局通报了这些情况→

来源:黄石发布      时间:2024-01-17

1月16日下午
2024年黄石两会
第二场新闻发布会召开

● 发布人

邓   斌  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

石   斌  市教育局局长

黄和明  市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

严定方  市医疗保障局局长 

郑昌盛  市乡村振兴局党组副书记、局长

秦金波  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党组书记、局长


● 主持人
丁元拾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会上

市医保局进行了发言

一起来看看

市医保局
医疗保障是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制度安排。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黄石市医疗保障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及省、市委工作要求,不断增强基本医疗保障能力,努力解除人民群众看病就医后顾之忧。

一、2023年主要工作

(一)制度体系更加完善。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医疗救助为托底,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等共同发展的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框架基本形成。2023年,全市基本医保参保233.27万人,参保率达95.45%。全市基本医保基金收入46.33亿元,基金支出40.89亿元,当期结余5.44亿元,医保基金运行总体平稳。黄石“石惠保”于2023年12月18日正式上线,我市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二)保障水平稳步提升。我市参保人员异地就医备案实行承诺制,异地就医更加便捷。落实积极生育医疗保障支持措施,将职工和城乡居民、灵活就业人员均纳入生育医疗费用保障范围,将产前检查费纳入基本医保门诊统筹保障范围。2023年,职工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为86%,城乡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为68%,医保待遇水平稳中有升,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三)重点改革卓有成效。实施职工医保普通门诊统筹,优化完善便民服务举措。2023年全市职工医保门诊统筹结算522.87万人次,门诊统筹基金支付4.44亿元。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成为常态,共启动12批药品集采,覆盖525个品种,平均降价53%,节省费用超2亿元,有效降低群众医疗负担。医保DIP支付方式改革有序推进,顺利完成2022年度基本医疗保险住院费用DIP清算和2023年度住院费用预结算。

(四)乡村振兴成果持续巩固。将农村低收入人口6万人和脱贫人口12.77万人全部纳入医保“三重”保障范围。2023年累计资助困难对象参保3552.54万元,就医19.72万人次,发生医疗总费用5.77亿元,三重保障综合报销4.69亿元。统一依申请救助政策和经办服务流程,全市受理困难对象依申请救助574人次,救助支出778万元,实现应救尽救。

(五)基金监管成效日益显现。严厉打击各类欺诈骗保行为,确保医保基金安全。2023年现场检查定点医药机构2085家,处理定点医药机构550家,追缴违规资金6119万元,曝光违规使用医保基金案例27个,依法移送公安机关案件3个,依规移送纪检监察机关线索25个。强化医疗费用智能审核机制,完善智能审核系统知识库建设,匹配智能审核规则57条,智能审核违规费用1845万元。

(六)群众获得感持续增强。2023年全市11.13万人次享受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待遇,医保基金支出1314.4万元;全市11.3万人享受门诊慢特病待遇,医保基金支付3.26亿元;全市4.7万人次享受双通道药品“单独支付”待遇,医保基金支付1.4亿元。建成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医保经办服务体系,推动“武鄂黄黄”医保公共服务同城化,医保公共服务实现“网上办”“掌上办”“就近办”。

二、2024年工作打算

一是优化完善医保政策制度。推进基本医保参保扩面,不断夯实医保筹资基础;促进黄石惠民型商业医疗保险与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有效衔接,推进“石惠保”产品可持续发展,不断健全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二是稳步提升待遇保障能力。推进落实基本医保门诊慢特病政策,落实完善生育医疗保障支持政策措施,增强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保障能力,持续巩固拓展医疗保障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

三是深入推进重点改革项目。推进医保DIP支付方式改革,确保2024年底DIP支付方式实现四个全覆盖;持续推进职工医保门诊共济改革,强化门诊统筹定点医药机构管理。

四是基金监督管理规范精细。完善日常监督检查工作机制,做好国家、省级飞检反馈问题整改。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对象深入开展专项治理。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加大典型案例曝光力度,加大震慑和整治力度,切实维护基金安全。

五是医保经办服务便民利民。持续推进武汉都市圈医保公共服务同城化工作,深化“一窗通办”等“放管服”改革,打造15分钟“医保服务圈”,切实提升医保经办服务效能。

随后
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
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Q

市政府工作报告将改善医保门诊慢特病保障待遇列为2024年十件实事之一,请简要介绍一下黄石市新出台的基本医保门诊慢特病有关政策。


A

市医保局:我市自2024年1月1日起实施新的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慢特病政策,执行全省统一的基本医保门诊慢特病病种目录和准入标准,将我市原有的16个职工医保病种和29个城乡居民医保病种规范调整为37个病种,统一纳入基本医保门诊慢特病管理。

这37个病种分为11种门诊特殊疾病和27种门诊慢性病,其中,慢性肾功能衰竭一种疾病又细分为两种不同类型的病种(慢性肾功能衰竭属于门诊慢性病,慢性肾功能衰竭透析属于门诊特殊疾病)。

门诊特殊疾病参照住院管理和支付,门诊慢性病按病种设置限额待遇水平,同时按照待遇和缴费相关原则实行分类保障。一是门诊慢特病各病种不设起付标准;二是支付比例,我市原有门诊慢特病病种支付比例不变(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职工医保97%、居民医保77%,慢性肾功能衰竭透析居民医保90%,血友病和苯丙酮尿症居民医保70%,其余病种均是职工医保90%、居民医保60%),新增病种支付比例均为职工医保90%,居民医保60%;三是最高支付限额,门诊特殊疾病不单独设置支付限额,按照我市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执行;门诊慢性病在保证我市原有病种待遇标准不降低的情况下,设置统筹基金年度最高支付限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