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全市DIP支付方式改革工作,实现“患者满意、医院发展、医保持续”三方共赢局面,黄石市医保局多措并举,积极贯彻落实全市DIP改革推进工作部署,2023年提前完成“四个全覆盖”并实现系统预结算,从2023年5月起黄石市市本级、大冶市、阳新县统一在省平台正式环境完成DIP线上支付,三地合并DIP预算可用资金,统一分值,统一单价并实施统一月预结算,率先在省内完成DIP财务业务一体化线上支付全流程。
组建专班,凝聚合力。一是出台《黄石市医保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方案》,建立由政府领导、部门协同、医疗机构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统筹部署DIP改革工作,制定并印发《黄石市DIP支付方式改革工作实施方案》,选取业务科室骨干组建工作专班,明确各专班任务职责和分工,确保改革工作顺利落地;二是组织该市二级以上定点医疗机构按照相关政策要求组建由院内主要领导牵头,医保、医务、病案、信息、财务、临床多部门协作的DIP工作专班,并结合医院实际,以医疗病案质量、临床路径管理、运营绩效分配、信息智能监测等为抓手,积极建立适应DIP支付方式的精细化管理机制,推动医院内部深层次改革。
培训交流,提升能力。一是多次组织各县(市、区)区医保部门及经办机构DIP负责同志集中学习讨论,交流工作问题,分享成功经验,不断夯实DIP理论基础,着力提高DIP业务能力,为全市DIP改革工作实践奠定理论基础;二是组织对全市主要的二、三级医疗机构开展一对一专题培训指导共计20余次,培训内容包括信息系统对接、医保数据上传与质控、DIP支付基础原理等,促进医疗机构不断完善信息平台建设,提高病案数据质量;三是接待九江市、松原市、荆门市、襄阳市和随州市医保局同仁来黄交流学习,探讨DIP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困难,分享经验做法,共同提升DIP精细化管理水平。
协同参与,三方共赢。制定并印发《黄石市基本医疗保险按病种分值付费(DIP)专家管理办法(试行)》,建立专家评议和医保、医疗协商沟通等工作机制,组建黄石市DIP专家库,涵盖医保、医务、临床、病案、信息等领域专家共49名,充分发挥DIP改革中的专家技术优势,鼓励医疗机构协同参与DIP政策制定和实施。市医保局组织全市定点医疗机构DIP专家开展了多场DIP目录分组专题讨论会,通过集体协商,汲取有益意见,不断改善本地DIP目录分组效能,做到了结合黄石实际情况每年动态更新我市DIP目录库,目前已出台《黄石市DIP病种目录库(2023版)》(包括核心病种4628组、综合病种1113组、基层病种61组、中医病种112组、床日病种17组)。
双管齐下,加强监管。一方面依托湖北省医疗保障信息平台医疗保障智能监管系统,对全市定点医疗机构医保结算数据进行审核,另一方面定期开展病案质控检查工作,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结果进行总结分析,要求医院限期整改,并强化检查结果运用,计入年度考核结果,督促全市医疗机构加强病案管理,提升病案质量。2022年全年医保结算清单涉及定点医疗机构114家,住院结算病人45.23万人次,医保结算清单上传数据45.00万份,有效上传率达9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