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新县紧密围绕“人人有医保、家家有‘医’靠”目标,牢牢把握参保扩面“方向盘”,探索建立“四化”机制,强力推进城乡居民医保应参尽参、应保尽保,有力巩固医保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截至11月,阳新县基本医疗保险参保84.99万人。
一是任务清单化。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征缴工作纳入镇(区)党委政府重点目标考核,目标任务层层分解到镇(区)、到村(社区)。医保、税务等部门会同各镇(区)政府召开工作协调会30余次,强化责任落实,比照上年提前分解年度目标任务,制定进度表实时跟踪督导,督导参保率低、进度慢的镇(区)20余次。集中缴费期实行“日通报、周交账”,形成赶超比拼的良好格局;政府分管领导按月调度参保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参保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推动工作快落实、真落实。建立医保、税务部门干部包片、镇(区)领导干部包村(社区)、村(社区)干部包户的“三包责任”制,靠前服务,合力高效推动征缴工作。
二是宣传多样化。组建参保政策宣传团队,抢抓地方屯鸟节、稻虾节、龙舟活动等宣传热潮黄金期印发宣传方案,印制发放宣传折页,提高医保政策知晓率。发挥本地媒体宣传优势,充分利用“云上阳新”、手机短信、“村村响”等平台全方位、多渠道、零死角宣传参保政策。坚持医保政策“线上+线下”协同宣传基础上,结合身边的真人真事,突出“以人为鉴 可知得失”反面典型事例宣传,切实用身边事例感染和警示群众,切不可因小失大,不断增强群众自觉参保意识,提升参保积极性和主动性。征缴工作启动以来,累计动员50场次,发送手机短信80万余条、发放宣传资料15万份、海报3.5万余份,全面覆盖我县常住人口。
三是参保精准化。积极加强与市医保、税务等部门对接,依托大数据共享,做好动态管理,通过数据信息比对,巩固2022年参保人群,及时指导各镇区做好定向征收工作。打通与公安、民政、乡村振兴、退役军人事务局、残联等部门信息壁垒,建立普通人员和重点人员“两本”参保台账,通过大数据找人,精准摸排2022年参保,2023年未参保人员,以清单式派发给镇(区)、村(社区),靶向动员群众参保,记账式销号。依托学生群体连接学校和家长优势,开展“老师-学生-家长”互联活动,建立学生参保台账,促进全家参保。做实做细新生儿、返乡农民工和“快递小哥、外卖小哥”等新业态群体参保工作,提供一站式服务。
四是服务人性化。该县着力推进“一窗通办”,社保、医保、税务相关跨部门经办、缴费业务实现移动端跨部门联办,彻底解决缴费人员在人社、医保、税务系统间多次登录、重复填报的问题,压缩缴费人等待时间,提高工作质效。积极推行线上线下参保缴费模式,全域推广线上“网上办、掌上办”参保缴费,参保群众可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国家异地就医备案小程序、微信等手机APP,体验“一扫就缴”的快捷服务。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参保缴费优化措施,针对7-10月缴费群众,缩短待遇等待期,次月即可享受医疗待遇,解决群众的特殊需求和燃眉之急。充分发挥阳新县乡镇医保服务站、村(社区)医保便民服务室的便民作用,对行动不便、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提供上门帮办代办“适老化”缴费服务,真正实现群众参保缴费“零跑腿”,家门口办理医保业务,提高参保群众对医保服务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