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市医疗保障服务中心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以红旗党支部为标杆,持续擦亮“创新医保 暖心服务”党建品牌,推动党建与医保改革发展深度融合,医保经办从传统型向智慧型拓展,有效提升医保经办服务效能,在加快推进“武鄂黄黄”都市圈医保政务服务“跨域通办”、承担 省级DIP支付方式改革试点、落实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最后一公里等工作中贡献医保力量。
思想引领 激活内生动力
三分政策、七分经办,想要落实好国家医保惠民政策,提升经办服务能力水平至关重要。中心党支部将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和医保最新政策业务融入到“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医保微讲堂、社区宣讲队中,将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支部书记带头宣讲、党小组长分享交流、年轻干部撰写心得,结合医保改革实际、经办热点难点进行分析研讨,凝聚改革发展共识,列出重点任务清单,一件一件督办完成,以实际行动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医疗保障工作重要批示指示精神,以坚持不懈地思想学习,引领中心支部党员干部树牢为民服务意识,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品德优、业务能力强、专业素质高的医保服务“生力军”。近年来,中心党支部新发展党员1名,5名新进干部纷纷递交入党申请。中心党员获国家、省级荣誉2人,2022年以来中心党支部相继获“全市十佳服务品牌”、“全市红旗型党支部”、“黄石市武汉都市圈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工作先进集体”等市级荣誉称号4个,参保群众赠送锦旗3幅和感谢信1封。
以民为本 切实纾难解困
坚持党建赋能、问题导向,紧扣深化“放管服”、落实政务服务清单、优化营商环境等新形势下医保经办改革主题,全面吹响党员干部服务发展的“集结号”。“党员宣讲员”持续开展“医保政策进基层”政策宣讲40余次,重点对职工居民参保缴费、基本医疗报销、异地就医备案及联网结算、慢性病评审、医疗救助等政策,采取微视频、微讲堂、你问我答等方式,现场解疑释惑,确保政策入脑入心。“手把手”推广医保电子凭证、“楚税通”、“鄂汇办”、“国家医保服务”等APP使用,让群众感受到就医结算便利度逐步提升。以“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培树“党员先锋岗”,全面落实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容缺受理、限时办结、帮办代办等服务内容;不断打破传统经办服务模式,将医保业务专窗整合为医保大厅“综合柜员制”窗口,无差别受理29项医保政务服务事项,2022年10月,全力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将医保“综合柜员制”窗口融入市民之家社会事务政务“一窗通办”,真正实现全市社会事务服务事项“一窗受理、一事联办”;“党员服务队”主动服务,积极下沉一线防疫,开展核酸检测、落实物资保供等任务;解决了用人单位异地安置人员职工大额保险费缴纳不方便、血友病患者医保待遇保障不足、双通道药品使用审核流程不简便等问题,医保个账基金结算实现“免申即享、无申请兑现”,助力企业复工复产,阶段性减征缓缴医保费2919余万元。
改革创新 推进服务升级
紧密结合红旗党支部创建,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激励党员干部敢下先手棋,敢打主动仗,以敢闯敢为的精神面貌助推事业发展。中心党支部先后完成了国家医保信息平台上线及多轮医保政策调整后信息系统升级改造工作、全力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医保基金的支付、确保新政策调整经办落地,先后获批DIP省级试点、国家信息化建设联系点等项目,从精细化、科学化、人性化方面做文章,不断为推进“三医”协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截至目前,市本级累计拨付新冠疫苗费用6924万元,接种费用1967万元;落实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3.24万余人次,支出1380.76万元。异地就医备案5类事项及门诊慢性病申报均已下沉到乡镇(街道)、村(社区)两级经办机构,异地就医已实现全国联网结算,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刷卡结算已实现全国“漫游”;35种门诊慢特病费用实现省内直接结算,其中5种门诊慢特病费用实现跨省直接结算。打通职工医保门诊共济改革经办服务最后一公里,全市1310家定点医疗机构和867家定点零售药店已纳入职工医保门诊统筹结算范围,实现参保人员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全力推进落实“武鄂黄黄”医保公共服务同城化“四统一”举措,8项医保高频服务事项已实现“四市通办”,2022年,黄石市参保人在武汉、鄂州、黄冈三市就医10.07万人次,发生总费用7.9亿元,医保基金支付4.22亿元,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为74.81%,武汉、鄂州、黄冈三市参保人在黄石市就医11.12万人次,发生医疗总费用1.06亿元,在加快建成“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重要增长极”中跑出医保加速度。